最後更新時間: 2025 年 08 月 07 日
前言
「你最近過得還好嗎?」
「唉,專案失敗了,主管又批評,真的很沮喪……」
「我努力很久,卻還是沒被升遷,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好……」
無論你在職場待多久,遇到挫折與低潮,幾乎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。
有時候是專案失敗、績效不理想;有時候是人際衝突、升遷受阻;也可能是產業變動、裁員失業。
這些困境,常常讓人懷疑自己、失去動力,甚至想要放棄。
但你有沒有想過,真正決定職涯高度的,不是你遇到多少困難,而是你如何面對這些挫折?
本篇將帶你認識「職涯韌性」的重要性,拆解面對低潮的實用策略,並分享真實案例與自我行動練習,協助你在風雨中站穩腳步,把危機化為成長的養分。
什麼是「職涯韌性」?
1. 定義
職涯韌性(Career Resilience),指的是一個人在面對工作壓力、挫折、失敗或變動時,能夠調適情緒、重新站起來,甚至從逆境中學習成長的能力。
2. 為什麼職涯韌性這麼重要?
- 現代職場變動快速,沒有人能永遠一帆風順。
- 韌性強的人,能在低潮中快速恢復,持續前進。
- 韌性是長期職涯成功、幸福與健康的關鍵。
3. 韌性不是天生,而是可以培養的
很多人以為只有「天生樂觀」的人才有韌性,其實韌性是可以透過自我覺察、思維訓練與行動鍛鍊逐步養成的。

低潮與挫折的常見來源
1. 專案或任務失敗
- 目標沒達成、客戶不滿意、績效不理想。
- 內心自責、懷疑自己能力。
2. 人際衝突與溝通障礙
- 與同事、主管、客戶意見不合。
- 被誤解、孤立,產生挫敗感。
3. 升遷受阻或薪資停滯
- 努力多年卻沒有晉升、加薪。
- 產生不公平感、失去動力。
4. 產業變動、公司裁員
- 外在環境劇變,原有優勢不再。
- 被迫離職、轉職,面臨未知的未來。
5. 職業倦怠與自我懷疑
- 長期高壓、缺乏成就感。
- 懷疑人生方向,感覺迷失。
職涯韌性的五大核心能力
1. 正向思維(Positive Thinking)
- 能夠在困難中看到學習與成長的機會。
- 不把失敗視為「否定自己」,而是「一次經驗」。
2. 情緒調適(Emotional Regulation)
- 能意識到自己的情緒,並用健康的方式釋放壓力。
- 不讓情緒主導行為,學會冷靜面對問題。
3. 彈性調整(Flexibility)
- 願意嘗試不同做法,調整策略,不死守舊路。
- 能根據外在變化,靈活規劃下一步。
4. 求助與支持(Seeking Support)
- 適時尋求家人、朋友、同事、專業人士的幫助。
- 不把困難悶在心裡,懂得團隊合作。
5. 自我激勵(Self-Motivation)
- 能在低潮時給自己鼓勵,設定小目標,逐步恢復信心。
- 擁有持續學習、成長的動力。
面對低潮的實用策略
1. 接納自己的情緒
- 不要壓抑悲傷、憤怒、挫折等情緒,這些都是正常反應。
- 可以寫日記、運動、與信任的人傾訴,讓情緒有出口。
2. 拆解問題,聚焦可控
- 把困難拆解成小問題,釐清哪些是自己可以控制的,哪些是外在因素。
- 聚焦在「我可以做什麼」而不是「為什麼這麼倒楣」。
3. 從失敗中找學習點
- 問自己:「這次經驗教會我什麼?」「下次可以怎麼做得更好?」
- 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長的機會,累積經驗值。
4. 給自己「復原期」
- 不要要求自己馬上振作,可以給自己幾天時間休息、沉澱。
- 做一些讓自己快樂的小事,恢復能量後再出發。
5. 設定小目標,逐步恢復信心
- 不要一開始就要求「完全恢復」,可以先設定容易達成的小目標。
- 每完成一件小事,就給自己正向回饋,慢慢找回自信。
6. 主動尋求支持
- 和家人、朋友聊聊,聽取不同觀點。
- 必要時尋求專業心理諮詢,幫助自己走出低潮。
7. 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
- 規律運動、均衡飲食、充足睡眠,有助於身心復原。
- 身體健康是面對壓力的基礎。
模擬情境分享
案例一:專案失敗後的成長
小明是一位資深行銷經理,曾帶領團隊執行一個大型專案,卻因市場變化導致成效不如預期。
他一度陷入自責與低潮,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。
後來,他主動和團隊檢討失敗原因,並請教業界前輩,學會了市場預測與風險管理的新方法。
半年後,他帶領團隊再次挑戰新專案,這次不僅大獲成功,也讓他更有信心面對未來挑戰。
案例二:人際衝突的轉機
小芳剛升任主管,與同事溝通時因語氣強硬引發誤會,團隊氣氛一度緊張。
她主動和同事一對一溝通,傾聽對方感受,並調整自己的溝通方式。
經過幾次坦誠對話,團隊關係逐漸改善,工作效率也提升。
這次經驗讓她學會了領導者最重要的能力之一——同理與溝通。
案例三:中年失業的自我重建
阿偉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十多年,卻因產業裁員被迫離職。
一開始他非常沮喪,甚至懷疑自己是否還有價值。
在家人與朋友的鼓勵下,他開始學習新技能,參加線上課程,並主動參與產業社群。
半年後,他找到一份新工作,雖然起薪稍低,但讓他重新找回自信與成就感。
他說:「失業雖然痛苦,但也讓我重新認識自己,勇敢迎接新挑戰。」
自我行動練習
- 情緒覺察日記
- 每當遇到挫折時,寫下自己的情緒、想法、行為,幫助自己釐清情緒來源。
- 問題拆解練習
- 遇到困難時,把問題拆成「我能控制」與「我無法控制」兩類,專注處理可控部分。
- 每週一件小成就
- 每週設定一個容易達成的小目標,並完成後給自己鼓勵。
- 主動尋求支持
- 找一位可以傾訴的朋友或家人,分享你的困難與感受。
- 學習反思表
- 每次遇到失敗或低潮,寫下「這次經驗教會我什麼?」、「下次怎麼做會更好?」
- 健康生活挑戰
- 每天運動30分鐘、早睡早起一週,觀察身心狀態的變化。
培養職涯韌性的長期策略
1. 建立正向自我對話
- 遇到困難時,對自己說:「這只是暫時的,我可以慢慢克服。」
- 用鼓勵代替責備,給自己多一點耐心與溫柔。
2. 持續學習與自我成長
- 每次挫折都是學習的機會,主動尋找新知識與技能,提升自我價值。
- 閱讀、進修、參加社群,讓自己不斷進步。
3. 經營支持系統
- 經常與家人、朋友、同事保持聯繫,互相支持。
- 參加興趣社團、職涯社群,拓展人脈。
4. 培養彈性思維
- 對未來保持開放態度,接受變化與不確定性。
- 學會在不同情境下調整策略,不固守一成不變。
總結
每個人的職涯都會遇到低潮與挫折,這是成長必經的過程。
真正的高手,不是從不失敗,而是能在失敗中站起來,從每一次困難中學到寶貴經驗。
只要你願意培養職涯韌性,正向面對挑戰,主動尋求學習與支持,你就能在風雨中茁壯,走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。
然而職涯韌性的培養,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在於先認識自己。因為只有認識自己,你才可能知道自己的利基點,也才知道哪些能力絕非是自己的優勢所為。就好像在人類圖的體系當中,我們始終認為“各司其職“,而不是讓每個人花了大把的時間與精力在自己不擅長的地方。
所以,當你不清楚自己的優勢與劣勢,就很容易被外在的環境影響與制約,讓自己深陷在挫折困頓的陰暗面與成長的干擾當中而無法自拔。

下一篇將帶你探討「職涯規劃的終身觀:持續探索與自我實現」——如何在整個人生旅程中,不斷調整目標、追求自我成長與實現,打造真正屬於自己的職涯藍圖。敬請期待!
- 如果你想要瞭解人類圖BG5與職涯發展的關係,可以參考以下文章
#職涯 #職涯發展 #職涯圖什麼 #career #careerdevelop #人類圖 #人類圖BG5 #humandesign #bg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