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9月6號全新BG5基礎課程開班訊息

停止更新的這一兩個月,除了家裡的事情以及工作上的事情(這兩件事情其實已經佔據了我每天的10-12個小時以上),其實也沒有什麼閒著,除了寫著關於人類圖、BG5的相關作業之外,就是學習一些新的不同領域的課程。因為總覺得,還是得讓自己吸收更多不同的訊息,讓自己可以不停的往前邁進。
*
不過也因為這一兩個月的暫停輸出,其實也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很多事情,其中有一個部分在於“身心靈”、“療癒”與“諮詢”等彼此之間的相互關係與存有。特別是關於身心靈與療癒的部分。這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,其實可以花很多的篇幅去聊,但是我今天更想聊的還是“溝通”。
*
也因為這一兩個月,我在處理家裡事情的時候,頻繁的跟家人溝通討論很多細節。我赫然發現,其實原本我們所以為的“理所當然”,其實很多時候,卻是別人的“不以為然”。很多時候我們的“不以為意”卻是常常造成彼此“誤解”的核心。
*
舉兩個在我工作當中經常會提醒或者是練習的兩件事情。
*
練習一:請讓每個人描述一件事情動作的過程。例如,洗碗(這是我臨時忽然想的,平常不是練習這個主題)。請把每一個步驟都想的明明白白,越細越好。舉個例子,可能我的第一步是先沖水,把碗的殘渣先沖洗掉。然後,接著是把洗碗精倒入菜瓜布,然後我會關水龍頭,開始洗碗。洗筷子。我洗筷子的方式,可能就是用菜瓜布刷,然後洗完之後,我是放在旁邊的流理台而非水槽(因為我怕水槽這個時候是油膩的,會把剛剛洗過的乾淨碗筷弄髒),等到全部洗完之後,用我的手背去打開水龍頭,清洗。然後把沾過泡沫的流理台弄乾淨之後,再把洗好的碗放上來。
所以光是一個“洗碗”,你會發現,每個人的步驟跟邏輯與細節就全然不同。這就是我們在溝通當中所遺失的細節。常常溝通會有所謂的“誤會”就是遺失的這些“細節”,造成誤解或者是訊息的失真。而這只是一個其中非常細微末節的動作與主題,我們日常生活當中,究竟有多少是因為這樣的問題產生衝突?
*
練習二:請在不同的情緒之下,講述同樣的一句話-“把東西拿過去”。或者比較簡單的方式是用喜、怒、哀、樂、憂鬱、請求、命令。通常這個時候,你會知道不同情緒對這句話所帶來的能量與頻率。但是,接下來的問題,才是最為靈魂拷問的問題。當你從手機只看到這句話的時候,你能知道對方的當時的情緒嗎?或者可以知道當時對方談話的“語境”嗎?通常不能。而通常,都是由接收方的狀態,重新解讀這段話的情緒與語境。而這就是另外一種誤會的造成。
有的時候,很多人給我看他所收到的文字訊息,然後就開始說他一定是如何又如何?但是當我看到完整的對話的時候,我卻往往有不同的解讀以及理解。所以。有的時候“溝通”不在於字面的意義,而在於言外之意。但是如果沒有經過“社會化過程”的人,通常在這個編碼與解讀的過程,常常也會造成誤解。因為這些都是跟文化與生活經驗息息相關,例如日本認為“白色”是吉祥,但是在華人世界,白色卻代表著另外一種含意。
*
換句話說,溝通的重點不在於單一地輸出“我是誰”、而在於“我知道我是誰,然後我也知道你是誰”,然後彼此用彼此可以聽得懂的語言進行訊息以及頻率的交流。
所以每次當我上課談到職涯類型或者是職場人設的時候,我都會花一點時間去跟大家特別提醒,我們知道所有的類型以及不同人設的最主要核心,是要讓我們知道,我們是四種類型的其中之一,我們是12種職場人設的1/12,我們每個人是獨一無二的個體,但是我們也是在這個浩瀚宇宙當中的一部份而已。
*
然而,雖說是這個道理,但是這一連串的溝通過程,就是一種修行。
*
前一陣子跟Tina 聊了許多,於是,這一次,我們想要有一種不同新的合作模式。以前我們總是互相當彼此的助教或者是客座嘉賓,但是我們這一次想要試試看,是否可以透過雙講師的模式來共同開立基礎課程。老實說,這對我們來說算是一個新的體驗與嘗試,或許是一個好的開始,也或許是一個新的斷裂(咦?)
所以,如果你對於BG5有興趣,歡迎在今年的九月加入由Tina 跟我一起合開的BG5基礎課程。當然如果你對於這個課程,或者對於BG5有任何的問題,也歡迎聊聊~
課程報名網址:https://bit.ly/3XXEqPl
#BG5BusinessInstitute #BG5Live #TraitsOfTheDay #HumanDesign #人類圖 #BG5 #人類圖bg5職涯商業諮詢 #人類圖BG5商業能量運作日誌 #人類圖BG5基礎釋義101 #遵循決策策略 #人類圖BG5推廣諮詢